广场恐惧症,又称为广场恐怖症、旷野恐惧症、陌生环境恐惧症等,它是一种常见的焦虑症。
广场恐惧症患者的表现主要有:害怕出现在广场、车站等人群拥挤的公共场合,害怕出现在空旷的地方,如操场、草原等;除此之外,广场恐惧症患者要鼓起很大的勇气才能正常出门,他们不敢去商场购物,不敢坐地铁、坐公交,甚至在会议室开会也会感到紧张、焦虑。
一年中大约有5%的人会出现广场恐惧症,在女性身上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发生多在18~35岁之间。害怕在空旷的场所会行走不稳或跌倒的患者起病多在40多岁,且病程趋向慢性。一般说来,广场恐怖症病程常有波动。许多患者可有短时间好转,甚至完全缓解。
临床表现
基于临床观察,有以下两种情况。
1.广场恐惧症无惊恐发作
这类患者在广场恐怖症状出现前和病程中从无惊恐发作,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害怕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如会场、剧院。
(2)害怕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3)害怕单独离家外出,或单独留在家里。
(4)害怕到空旷的场所。
当患者进入这类场所或处于这种状态便感到紧张、不安,出现明显的头昏、心悸、胸闷、出汗等植物神经反应;严重时可出现人格解体体验或晕厥。常随之而出现回避行为。在有一次或多次类似经历后,常产生预期焦虑。在有人陪伴时,患者的恐惧可以减轻或消失。想要治疗,推荐青岛安宁医院,咨询电话0532-58977120
广场恐惧症广场恐惧症者对他们的本体感觉非常敏感,潜意识地对完全正常的时间有过分的反应,比如,爬一阶楼梯可能会导致严重焦虑,因为上楼时呼吸和心跳的频率会增加,而广场恐惧症者把这种反应理解为是焦虑的开始而不是一个正常的神经反射。有广场恐惧症的患者会形成一种能力,来避免那些会引起焦虑的情形。当广场恐惧症患者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会有时他们陷入困境,不安全,难以控制,或让他们感到非常不舒适时,他们会有很严重的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