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梦多不会影响到身体,如果感到疲倦,绝大部分是心理作用。因此只要梦境一般,醒后不会觉得不舒服,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老发噩梦就要注意,可能与躯体疾病有关。
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不仅要改善夜间睡眠情况,更重要的是能改善白天的生活质量,防治由失眠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减少精神因素的影响:85%以上的失眠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社会、家庭和工作等矛盾冲突导致的紧张、兴奋、焦虑或恐惧可引起失眠,因此失眠患者首先应自我寻找可能存在的精神因素。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光线过强、声音过大、室温过高或过低、气味异常等均可导致失眠,时差和地点的改变也可导致失眠的发生;良好的睡眠环境应该是安全、舒适、安静和令人放松,包括室内光线幽暗、空气流通、温度适宜、被褥舒服、弹性适中;睡前要布置好卧室(仔细选择好睡床和床上用品;避免外界干扰;保持空气流通和湿度、温度),藏起所有的时钟(越是觉得睡眠时间在丧失,越容易引起紧张)。
青岛安宁医院的治疗失眠的专业医院,更好的解决这样的情况,更多关于失眠的问题,咨询在线医师,电话0532-58977120
做梦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有些人认为做梦是一件坏事,认为做梦使自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时间长了还会损伤大脑。其实这种担心和恐慌是没有必要的。 做梦对人有许多好处,德国神经学家科思胡贝尔教授认为,做梦可以锻炼脑的功能。他说,大脑细胞平时活动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就是在强烈的脑力劳动时,活动的脑细胞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如果这些休眠状态的脑细胞长期得不到使用,势必会逐渐衰退。休眠状态的脑细胞为了自我防止这种衰退现象,就只有借助睡眠时做梦来锻炼自己和演习自己的功能,以达到自我完善、不致衰退的目的。也有人认为做梦可能是人脑的一种工作程序,对大脑白天接受的信息进行整理,大脑白天不能处理的信息能在梦境中得到很好的处理,白天苦苦思素而无法解决的难题能在夜晚的梦境中迎刃而解。例如,俄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常常在睡眠状态中完成一首诗的构思,苯分子的环状结构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发现的。 根据脑电图的测试也发现,人脑在做梦时的活动是相当强烈的,我们能够从做梦时测到快速的、紊乱的脑电波,其强度有时会超过觉醒时的强度。从这一点来看,做梦是锻炼人脑功能的一种自身需要。我国古代有句话说:“盲人无梦、愚夫寡梦。”这话虽有点武断,但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见识少和愚笨者是很少做梦的。反之,做梦多者也多半是思维和想象能力较丰富的人。当然,不睡则罢,一睡就恶梦连篇,就应另当别论了。 做梦也应像做其他事一样,有一个度,过度则会适得其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惊慌恐怖的梦境常常使人从睡眠中惊醒,醒后又很难再入睡;强烈而深度的梦会在大脑细胞中留下深深痕迹,使大脑得不到休息而疲劳。一般认为,做梦最好以第二天能回忆起昨晚做过一场梦而又不能回忆起具体梦境为度。 神经衰弱患者往往入睡困难,好不容易睡着了又往往被恶梦惊醒,干扰了其正常睡眠,使其白天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由梦还会产生疑病症和焦虑症,加重病情的发展。
正常的睡眠由四至五个周期组成, 每一个周期又包含快速动眼期及非快速动眼期。后者又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入睡期,第二阶段为浅睡期,第三、四阶段为熟睡期。由快速动眼期及非快速动眼期两者合成的睡眠周期约为90~100分钟左右,越接近天亮,此周期的快速动眼期越长,而非快速动眼期的熟睡期部分则会相对减少。在快速动眼期,人都会做梦。有些人抱怨整夜没睡,都在做梦,事实上不见得是失眠,如上所述做梦是正常睡眠的一部分。它可使全身肌肉紧张度明显下降,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经常做梦对身体的危害还是很大的,很容易出现第二天没有精神头,疲劳的情况,建议到正规的的医院进行诊疗。
减少饮食及药物因素的影响:睡前饮浓茶、喝咖啡可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服用甲状腺素等可兴奋中枢的药物常可导致入睡困难,夜间惊醒。 治疗躯体因素:由于躯体的某个部位或脏器发生病变常会导致失眠,如胸闷、心悸、瘙痒、咳嗽、夜尿、喘息、尿频、头痛等均可干扰睡眠,应及时发现加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