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恐惧症的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素质因素、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系。
1、遗传因素 广场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尤其影响到女性亲属。有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的恐惧同患率更高。某些特定的恐惧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血液和注射恐惧。
2、素质因素 前人认为患者病前性格多为胆小、羞怯、被动、依赖、高度内向,容易焦虑、恐惧,并有强迫倾向等。如果自小就受到母亲过多的保护,成人之后,也容易发生恐惧症。
3、生理因素 有人发现恐惧症患者的神经系统的惊醒水平增高,这种人很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但这种生理状态与恐惧症的因果关系尚难分清。
4、心理社会因素患者在首次发病前可能会有某种精神刺激因素,资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动地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惧症的发生机制,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即当患者遭遇某一恐惧性刺激时,当时情景中另一些并非恐惧的刺激无关刺激也可能同时作用于患者大脑皮层,两者作为一种混合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所以今后重遇这种情景,即便是只有无关刺激,也能引起强烈的恐惧情绪。然而部分患者并无曾受恐吓的经历,有些患者恐惧的对象经常变换,这些都是条件反射学说难以解释的。
想要治疗,推荐青岛安宁医院,咨询电话0532-58977120
由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而内心感受又存在差异,情感反应自然也有所不同。因此,恐惧症所出现的恐惧对象种类繁多。有些人主张在恐惧对象的后面加上“恐惧症”三个字就作为病名,诸如:高空恐惧症、幽闭恐惧症、动物恐惧症、见人恐惧症等等。这种方式对认识疾病的病因有好处,但对于归纳、总结和治疗无太大裨益。 恐惧症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恐惧症是对自身精神的一种自我保护,在外界环境对自身精神上的压逼达到某种程度,大脑将发出自我保护指令,于是人就有了恐惧症的表现。 指导意见: 一、药物治疗: 控制紧张、焦虑或惊恐发作,可选用丙咪嗪150~250mg/d或阿普性仑1.2~2.4mg/d,社交恐怖者在进入公共场所前一小时口服心得安20mg,有良好的镇静作用。 二、行为疗法对本症有良好效果: 以暴露疗法为主,酌情选用或冲击疗法。 三、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常用者有: 1集体心理治疗;2小组心理治疗;3个别心理治疗;4森四疗法。 想要治疗,推荐青岛安宁医院,咨询电话0532-5897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