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治疗指南
一、抽动症发病过程和分级
和然堂根据发病过程把抽动症分为6级。
第一级,频繁眨眼,容易治愈。
第二级,面部抽动、清嗓子,需要治疗几个疗程,基本可以治愈。
第三级,摇头,肩膀、肚子抽动。需要治疗一段时间,大多数可以治愈。
第四级,手抽动。有点难治,有可能治愈。
第五级,脚抽动。比较难治,有可能治愈。
第六级,手脚控制不住的抽动,走路不稳。属于晚期抽动症的表现,很难治。
有的患儿一上来就是第二级。有的患儿眨眼自己好了,再次复发就进入第二级。甚至跳级。因此家长需要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避免向严重程度发展。
二、抽动症是现代医学的不治之症
抽动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现代医学的不治之症。1.现有检查手段对诊断抽动症帮助不大。患儿各项指标正常,依然患有抽动症。2.西医没理论、没药、没招,只能开维生素来对付。3.特别是有些庸医胡说八道,误人子弟。比如说,过了青春期抽动症就会自愈。现实是许多成人包括中老年人患有抽动症。所以抽动症需要抓紧治疗,可能会很快发展加重。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儿童医院西医确诊。在抽动症初期,西医经常误诊为鼻炎、眼结膜炎、咽炎等。中小医院的医师全都不大懂。眼科、耳鼻喉科的医师不大懂。去省会儿童医院西医确诊。中医不适合确诊。
不要吃西药。对于这种病因不明的疾病,西医药没有什么有效招数。而且西药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只是控制,停药就复发。不根治病,家长不接受。除了病情严重影响上学的患儿外,不需要吃西药。吃西药也没用。
想要治疗抽动症,推荐青岛安宁医院,咨询电话0532-58977120
儿童抽动症,起病于5-7岁,多见于内向、怕羞、胆小、遇事敏感、不合群的小孩,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感冒、劳累时,症状加重。表现为眨眼、皱眉、咧嘴、缩鼻、做怪相等点头、摇头、扭头、挺脖子、耸肩、扭腰、甩手、踢腿。部分患儿表现为发声抽动如清嗓、干咳、吭吭或不自主说脏花等。抽动时往往无目的性,但意识清楚,可短暂控制,但过后抽动会更加频繁,睡眠时症状消失。如治疗不及时可延至成人,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对于有这些症状的孩子,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心理门诊就诊,进行微量元素、血铅、脑电图等检查,排除儿童癫痫、风湿等疾病,以明确诊断。 治疗应采取综合方法,主要有: (1)首先消除沙眼、咽炎等诱因,少看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多户外活动,劳逸结合。 (2)心理治疗:认识孩子是一种疾病而不是毛病,不要对孩子过分关注,抽动严重时适当转移孩子注意力。妥善安排日常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紧张疲劳。避免食用含食物添加剂、色素、咖啡因和水杨酸的食物如饮料、方便面、火腿肠等。 (3)感觉统合训练: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增强孩子大脑统合能力,减轻抽动症状。 (4)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主要对孩子采用放松训练,教会孩子肌肉放松的技巧。 (5)整合平衡疗法: 这种方法使用了远红外纳米及生物磁疗技术,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使多动症在根源上治愈,因为是外用贴剂,所以能够避免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可用于治疗有共病的患者如合并抽动症、焦虑症等。 同时在多动症的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并要长期坚持采取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帮助孩子早日摆脱多动症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