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焦虑型神经症的主要症状。
(1)急性焦虑发作:是焦虑型神经症的基本症状。可反复发作,每次持续几分钟到1、2小时,可自行缓解或好转。患者在发作时体验到一种没有明显理由而自行产生的主观恐惧感,以及一种使人无法忘怀的、对于似乎即将来临而又无以言状的灾难所感到的恐怖。并伴见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如心悸、心动过速、偶发早搏及心前区尖锐刺痛等。双手伸展时常可见到细小震颤,还有出汗、胃部不适、想恶心呕吐的感觉、全身软弱乏力与头晕。患可以体验到不现实的感觉,并且觉得与周围的人们和物体失去了接触,还会体验到一种渴求空气、想深呼吸的感觉。也可出同四肢肌肉肌张力亢奋的僵硬感或口唇与手指脚趾端部有针刺或麻木感。
(2)慢性焦虑:症状与急性焦虑发作相似,程度较轻,而时间较长,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患者感到紧张和忧虑,易受惊,感到不安,显得神经质,对未来觉得模模糊糊,似乎一直很疲乏,头痛、失眠以及出现各种亚急性植物神经性症状。
要看神经科
想要治疗,推荐青岛安宁医院,咨询电话0532-58977120
(1)广场恐惧症又称场所恐惧症、旷野恐惧症、幽室恐惧症等。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多起病于25岁左右,35岁左右是另一发病高峰,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为对某些特定环境的恐惧,如广场、密闭的环境和拥挤的公共场所等。患者害怕离家或独处,害怕进入商店、剧场、车站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因为患者担心在这些场所出现恐惧感,得不到帮助,无法逃避,因而回避这些环境,甚至根本不敢出门,焦虑和回避行为的程度可有很大差异。恐惧发作时还常伴有抑郁、强迫、社交焦虑、人格解体等症状,若不有效治疗,症状虽可波动,但一般会转入慢性。 (2)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中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常见的恐惧对象为异性、严厉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等,或是熟人。可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可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等症状,症状可发展到惊恐发作的程度。临床表现可孤立限于如公共场合进食、公开讲话、或遇到异性,也可泛化到涉及家庭以外的所有情境。部分患者常可能伴有突出的广场恐惧和抑郁障碍;一部分患者可能通过物质滥用来缓解焦虑而最终导致物质依赖,特别是酒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