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老是喜欢睡觉怎么回事

患者资料:半盏流年 | 31岁 来自: 山东|济南

老是喜欢睡觉怎么回事 年龄:31岁,性别:女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如何治疗比较有效果

感谢医师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我也要咨询

提问时间:2018-02-22 02:21:51
李少华 主任医师
主治: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头晕头痛、神经衰弱等精神疾病。
立即免费咨询
赵汉青 心理医师
社交心理、职场心理、婚姻家庭、失眠抑郁情绪、网瘾、厌学等心理疾病
立即免费咨询

医师答案显示区

更多医师在线,立即咨询
刘国新
主任医师 向TA提问 帮助网友: 称赞:
医师回答时间:2018-02-26 03:58:04

如湿困脾阳,中气不足,肾阳虚衰,肾精不足等
证.下面分别敍述:
1.湿困脾阳嗜睡:湿困脾阳嗜睡证多发於雨湿季节,或见於体质丰腴之人.湿
困脾阳嗜睡的辨证要点为困倦欲睡,头重如裹,四肢困重,胸闷纳少,口粘不渴,
大便不实,甚则足跗浮肿等症,此即《血证论》所谓:"身体沉重,倦怠嗜卧者,
乃脾经有湿."湿困脾阳嗜睡多因冒雨涉水,坐卧湿地,或过食生冷,或内湿素盛,
湿困脾阳所致,正如《丹溪心法·中湿》中所言:"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好
卧".如若湿困日久,津凝成痰,痰阻清阳,嗜睡症状则更为明显.治疗多以祛湿
为主.方用胃苓汤或平胃散等加减.
2.中气不足嗜睡:中气不足嗜睡者由於中气不足,脾弱运迟,故多出现食后困
倦多寐.此证重点在於食后困倦,尤其是在晚餐之后,许多人连碗都不能洗就想躺
下.现代医学认为这是由於饭后大量血液流向胃部,大脑供氧不足所致,属於正常
现象.而中医则认为,此乃中气不足之徵像,《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中云"脾胃
之虚怠惰嗜卧".食后困倦者常常兼见神疲乏力,语声低怯,头晕目眩,自汗等症;
尤其是在傍晚时,常有小腿肚子发胀,发硬等不适,此乃中气不足而下陷所致.治
疗多以健脾益气为主.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六君子汤等加减.
3.肾阳虚衰嗜睡:肾阳虚衰嗜睡者多见於病后或年老之人.此证为肾阳屡经克
伐,受损而致虚衰.由於元阳不足,患者多表现为疲惫欲卧,精神萎靡.兼见腰部
冷痛,畏寒踡缩,尿少浮肿,四肢冰凉等症.治疗以温补元阳为主.方用右归丸或
金匮肾气丸等加减.
4.肾精不足嗜睡:肾精不足之嗜睡证多由於劳伤过度,或久病不愈,高年体衰,
致肾精亏损不足,脑髓空虚,头昏欲睡.兼见精力不支,耳鸣耳聋,健忘迟钝,神
情呆滞等症.治疗以填精补髓为主.方用左归丸,河车大造丸等加减.
上述证型的归纳虽然很有规律,但嗜睡症的临床表现却没有那麽简单,某一种
证型固然有之,但更多的则是多证混合,比较难以调治.患者最好还是选择求医比
较妥当
某些失眠患者看到这些人坐著都能睡觉,十分羡慕他们,以为嗜睡是福,这种
观点极为错误.睡眠的作用是使机体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而过度的嗜睡只是机体
出现病态的体徵.中医理论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嗜睡的主要病机为阳气虚衰,嗜睡愈甚者,其阳气
则愈衰.由於嗜睡者阳气不足,湿气偏重,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往往比较"懒",一
般不太喜欢运动,体形也会逐渐变得偏胖.这类患者不管在什麽环境之中,都能很
快进入睡眠状态;而且鼾声也会逐渐从小到大.由於阳气不足,不能出於阴,他们
还会出现一个特别的状况:就是不管睡多长的时间,他们也不会觉得解困;在睡觉
的过程中,即使上厕所小便,依然会是耷拉著眼皮,不愿意睁开.由於阴盛阳衰,
阳气无力从阴血中脱出,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赖床也都是出於这个原因,只是
其程度不同而已.实际上嗜睡症患者自己都很清楚,即使再让他们睡上10几个小
时,他们仍会感觉很累.
因此,要改变嗜睡症状,除了施用中医中药进行调治外,还应该改变自己不健
康的生活习惯.譬如,即使疲乏无力,也应该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从小运动量开
始进行运动,再逐渐加大至适合於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量.有些人觉得自己已经都
很疲劳了,不愿意进行运动;这些人应该懂得,自己身体的疲乏,并非过量的体力
劳累所引起的,而是由於过大的思维压力和缺乏正常的肢体运动所致,只有通过运
动,疲劳才有可能会逐渐减轻.生命在於运动,中医理论认为,脾主四肢,主肌肉,
运动能使四肢肌肉强壮.通过运动,可以补充中气,使得胃肠功能恢复正常.似此
后天得养,精气得复,即使再让嗜睡者去嗜睡也都不可能了.如若嗜睡者满足於那
种嗜睡状态,他只会越睡越想睡,越睡中气越是不足,越睡越会觉得疲劳.所以说,
嗜睡和赖床都属於病态,必须进行中医调治.
想要治疗,推荐青岛安宁医院,咨询电话0532-58977120

刘国新
医师会员 向TA提问 帮助网友: 称赞:
医师回答时间:2018-02-26 15:42:24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所说的情况,每天睡10小时还会困,没有精神, 建议要注意生活规律,作息正常,同时增强您的体质。建议您可以从饮食与运动两方面来进行 意见建议:建议要注意营养的全面,合理,均衡摄入,多增加其他营养,如优质高蛋白,如鸡蛋,牛肉,牛奶,还要多做运动,来改善以上情况!

精彩阅读/TA们正在关注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医师在线免费咨询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知道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