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青岛安宁医院更新时间:2016-07-05 14:24:12>>>直接咨询<<<
青春期的青少年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反而更愿意与小伙伴相处。其实,这是许多青春期青少年都具备的“求同类”在作祟。青春期的青少年一般第害怕被孤立,希望自己有“死党”,并且他们觉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彼此更加了解,是“同类”,不像家长,动不动就处在对立面。因此,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寻求同类的心理,调整自己的心态,合理正确地对待。
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
1、正视孩子交往的需要
青岛安宁医院的心理医师说,青春期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的心理需求就是拥有关系密切的知心朋友,一起分享心里的小秘密,一起分担成长的烦恼。青春期的孩子毕竟还不够成熟,依然留有一些小孩子的心态,还需要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他们需要一个知心的同类,一起来确认自己的身份特征,一起去学习了解即将步入的成人社会。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交朋友是心灵成长的需要。
2、不要认为孩子“应该”什么都对家长说
青春期之前的孩子确实向家庭寻求支持和帮助比较多,更加愿意向家长倾诉自己的情感和诉求,但是青春期的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对于生活,他们更想要自己去体验体会,而不是仅仅被教导和传授经验。他们也会向老师和父母请教,向书本请教,但是,间接的学习代替不了自己的探索,作为一道探索的同伴,同辈群体的一些功能是父母无法替代的。
3、多寻找和孩子的共同语言
家长如果不希望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被孩子的朋友、同学所取代,那么可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当喜欢唱歌的孩子休息时想看“中国好声音”时,不要因为自己想看新闻而和他抢遥控器;当孩子津津乐道她学习或生活中的一次小小的进步或成功时,不要忘给她一个及时的拥抱;在孩子受委屈时,为他鼓励加油。同时,要记得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总是“学习,学习!看书!看书!”地唠叨个没完。
青春期焦虑、叛逆、早恋
4、要向孩子“索爱”
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这时,家长们的爱就会贬值,孩子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应该的。要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过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就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俗话说“聪明妈妈会撒娇”,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不容易,也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点,孩子自然也会多回报一些。重视孩子对家长的要求。
5、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医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另外,如果孩子是单亲家庭,或者家长曾经在身心上伤害过孩子,一定要注意在生活的点滴中,少些对孩子的干预,多些对他们的欣赏,缩小与孩子代沟的距离,和他们做坦诚相见的朋友。更多孩子心理问题,在线咨询医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