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有心血管自觉症状,而各项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可以考虑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或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本病是常见的心脏功能性疾患,以青状年多见。是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以心血管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不适等一系列交感神张力过高的表现。此外,还可有头晕、乏力、多汗或失眠等一般神经症状。
治疗:应采取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1 药物治疗:
β-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本症的心血管功能症状,常用:心得安10mg 日3次或氨酰心安 25mg 日2 次 口服 (心率低于60次/分不宜用);
头晕,可用 眩晕停 25mg 日2~3次 服;
安神补脑药物如脑灵素 3# 3/日,刺五加 3# 3/日,可选用。但谷维素、维生素B1 效果不佳。
2 康复治疗:
1)去除诱发因素:如精神刺激、紧张、过劳、浓茶、咖啡等,均可诱发与加重心脏神经功能症状,应注意避免。保持良好情绪,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使机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改善神经功能。
2)体质锻炼: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整大脑功能。另外,坚持长期锻炼,能增强体质、使心率减慢,心血管功能改善,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增强,使植物神经功能恢复。
3)工娱治疗:
如振奋性工娱:唱卡拉OK、跳舞、健身操、使用健身器材、欣赏电影电视、各种球类活动等;
安静性工娱:棋类、打扑克、书法、写日记、阅读书刊画报、听舒缓悠扬的音乐、评书等;
竞技性工娱:如比赛、表演、登山、户外参观游览等。通过有趣、多样的工娱活动,可以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树立信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想要治疗,推荐青岛安宁医院,咨询电话0532-58977120
1、主诉与客观检查不相符,病人自觉心悸严重,但是24小时心电检测或心电监护却无明显心律失常,轻微活动即感气短气促,但是心脏超声却显示心收缩舒张功能良好。 2、症状繁多呈现跨系统特点,比如既有心血管症状如胸闷、气急、胸痛等,也大量出现其他系统症状,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很难用单纯的心脏病来解释,如头晕、头痛、失眠、腹胀、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尿急、多尿、出汗、手抖、手足麻木、喜欢深呼吸、不能去封闭环境等;有时还有其他种种稀奇古怪的不适主诉,患者非常形象描述,可是医师越听越糊涂,这些医学教科书上没有写过的症状,常让经验丰富的医师医师们也感到为难,只能让患者去相关科室会诊解决问题。 3、患者常常顾虑重重,即担心查不出疾病,患了心脏病迟早要出危险,又担心去做相关检查不安全,带来痛苦,最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各种药物说明书反复研究,越看越怕,不敢服用或者频繁换药。 其实,这些还只是表面现象,如果接诊医师能够再耐心细致一些,多些关怀于鼓励,在取得患者信任之后,就可能问出或者让患者自己说出种种内心深处不显露的情绪心理问题,甚至这种情绪心理问题,患者自己也没有清醒察觉,比如: 1、对于疾病过度紧张担心(高血压患者担心自己会脑溢血、担心中风卧床不起,冠心病患者担心心肌梗死发作,有了室早就担心猝死等); 2、过于紧张,如同惊弓之鸟,容易受惊吓(轻微的声音、尤其是突发的声音会吓的心乱跳,甚至是手机铃声、冰箱启动声音、钟表的滴答声,听见别人吵架、生病、出事故,自己会吓得发抖); 3、整天感到害怕(害怕自己会晕倒心脏病突发无法抢救、害怕去封闭的环境如超市、电梯间、饭店包房,甚至害怕一人独处上街病发无人抢救、害怕看紧张情节的电视剧、害怕吃药中毒等,甚至因为害怕药物副作用,把刚配完回家的药也丢弃); 4、持续的情绪低落、整天开心不起来、做啥不感兴趣、多年老朋友邻居也不想联系、喜欢一人清静、怕烦怕家里人多; 5、常感一点力气也没有、吃啥都不香,夜里难以入眠、要么早醒,整夜多梦、梦见以前一些死去多年的故人,白天经常想与死亡有关事情; 6、自觉生病看不好,活着没意义、自己是多余的人、自觉自己死了家里人会开心轻松一些; 7、外人可以发现患者短期内人急剧消瘦、面容苍老、性格剧变、难以相处,等等。